露营文化种下的每一粒草籽,都是对时代的轻微抚慰

  近两年露营旅游异军突起,市场火热,各大旅游平台相关搜索量、发布量呈指数增长。有关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共有14414家露营地相关企业,同比新增5573家,增长率约63.04%。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14部门印发《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让人们对露营旅游所承载的露营文化更加关注。   释放身心的生活方式   上海旅游业内人士认为,露营活动之所以让许多人心生向往,一方面是因为疫情防控背景下,人们更热衷于户外活动;另一方面是受新奇的露营文化吸引。   “早安精致露营”是我国较早开展露营活动的上海企业之一,目前在全国各地已运营了8家露营营地或门店。在“早安精致露营”创始人代铮的眼中,露营活动可以泛指所有露营消费行为方式,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泛指半户外化的露营活动,有过夜的露营,也有不过夜的,包括参加数小时的露营装备的体验,甚至在帐篷或天幕等露营环境氛围中饱餐一顿、品尝一杯咖啡的“轻露营”活动等;狭义上,露营则局限在帐篷或露营营地的过夜活动。“在当前形势下,近距离或在家门口的泛露营活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代铮说。 外滩中央露营咖啡馆 早安精致露营供图   在外滩中央商场的美伦大楼内,一家名叫“Morning LAB外滩中央”的露营咖啡店不久前热闹开张,吸引了不少露营爱好者前往打卡。咖啡店从装修到陈列,均以黑色为主色调,店外的黑色帐篷更增添了神秘气息。店内使用的座椅灯具都是专业的露营装备,包括雪峰牌桌子、复古铁路提灯、照明松果灯等,店外搭建的帐篷使用的是teci地壳研PHI-4半球帐,完美还原了露营场景。“半球形帐篷搭建难度低,有多个透气口,便于空气循环通风舒适。在这里品尝咖啡的同时,可以感受到浓郁的露营文化氛围。”代铮称,Morning LAB是城市露营综合体验空间,倡导新型精致的生活方式,以露营场景为容器,承载不同类型的活动内容,以潮流的方式探索都市空间与自然。“体验露营不需要逃离城市,来这里就行。”经营者打出了这样的旗号。   最近,“早安精致露营”还在上海武夷路的中山公园商圈开出了1000平方米的露营餐厅,同样广受关注。代铮说,来这里的消费者除了好奇的尝试者外,“更多是我们露营受众池中的人,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出市,或者不想在外过夜,现在只要花上几个小时,就可以与志同道合的人同处露营氛围聊天、进餐。露营文化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   亲近自然的市场刚需   近年来,以大自然为基色的大众露营文化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0年,中国露营营地市场规模从77.1亿元增至168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3.9%。2021年,我国的露营营地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增长率达78%,市场规模达299亿元,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354.6亿元。   强烈的市场需求,让一些文旅企业看到了“新风口”。2022年,春秋旅游在全国陆续建立了30多个“春野秋梦”露营地。中秋节期间,上海崇明玉海棠湖畔星空营地特别安排“扎花灯、猜灯谜、玩抖音”主题活动;奉贤海湾梦想放飞营地举办了“中秋游园会”,提供DIY兔子灯、投壶、猜灯谜等节日体验;金山农民画营地和金山廊下营地则打造了“古风中秋沉浸式体验”,开展国潮汉服体验、古风花灯观赏等特色活动。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旅游企业进入露营领域,从一开始就将提升露营的体验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在“露营+”产品的综合设计、服务细节和流程的梳理、供应商品质的严控等多方面,都做出了实践探索,市场反响热烈。   同样,今年携程旅行与长隆集团联合打造的露营产品“Long Trip听海奇趣营”在长隆横琴湾酒店正式开营。营地分为亲子休闲露营区、浪漫海洋露营区、动物互动区、打卡氛围区和演艺区五大区域,举办了轻奢下午茶、篝火晚会、萌宠互动体验、DIY彩绘体验、临海荡秋千、KRK马术展示等丰富活动,让游客们都能享受到适合自己的露营趣味。“此次携程平台与珠海长隆的合作,依托酒店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度假服务资源,依托携程强大的营销矩阵及运营管理能力,打造‘平台+景区’共建露营地的高品质标杆,为露营地专业化、文体旅融合化、品质化发展提供了借鉴性案例。”携程旅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密赛野邻星际露营村 乡伴文旅集团供图   同样, 以“设计改变乡村,造梦乡野生活”为己任的上海乡伴文旅集团,近年来参与设计建造乡村振兴项目多达300多个,先后打造了理想村、绿乐园、原舍、树蛙部落等多个品牌,其中,“野邻”是其露营文化品牌。去年10月,乡伴文旅集团与浙江衢州开化县两山集团联手在开化密赛村打造了野邻星际露营村,依托开化特色美食和秘境山水,将村落美食街区与营地结合,打造露营美食新文化、新潮流。“扎上帐篷、铺上地席,大地为床林作幕,清风相伴月长随,仰望星空,仿佛手一抬就能捕捉到九重天上的美景,无论是和家人还是朋友,都能在这度过愉快轻松的时光,伴着烧烤的香味,喝茶、聊天、玩游戏,围在篝火旁,和大自然来一场甜蜜的约会。”参与体验的网友这样评价。   乡伴文旅集团野邻花园CEO曹晓艳表示,传统住宿、餐饮、游玩项目已难以激发用户的参与感,产业创新融合可以进一步促进文旅消费。密赛野邻星际露营村与国际品牌LINE FRIENDS合作,是“野邻”首次引入IP形象打造的主题沉浸式露营村,旨在为更多希望亲近大自然的消费者带来多样化、个性化露营文化体验。   家庭团建的优质载体   在露营爱好者罗杰的眼中,露营文化是家庭和睦文化的延展,是一次卓有成效的“家庭团建”。从网上预订开始,他与妻子就开始分工合作,包括去网上和实体店采购露营装备,从睡袋到蚊怕水,从面包到LED灯等,忙得不亦乐乎。更开心的是两个孩子,一想到会睡在抬头可以看见星空的帐篷里,他们就特别兴奋,天天缠着爸爸要听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   一到营地,爷爷奶奶帮手搭建帐篷,妈妈忙于布置外部环境,并开始在便携炉上烹煮食物,爸爸则抽空带着孩子,租了小船与孩子开始探索自然之旅……罗杰称,每到夏天,他就喜欢带着全家去参加露营活动。“平时太忙了,与家人互动太少,一次露营把所有人都调动起来,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欢乐的露营者 “露营文化种下的每一粒草籽,都是对时代的轻微抚慰”

文旅庆回归 同心向未来

  今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连日来,庆祝回归的一系列文化和旅游活动在内地与香港纷纷亮相,传递着社会各界的真挚祝福,激发着大家的情感共鸣。   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庆祝活动也凝结和彰显着内地与香港交流的丰硕成果。香港回归以来,内地与香港文化和旅游交流稳步向前发展,交流人次连年增长,深度广度不断增进,呈现出机制建设成熟稳健、业界交流繁荣有序、青少年培育务实有效等局面。   多彩文旅活动   共庆回归、共享欢乐   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内地与港澳相关部门,以“文旅庆回归”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一国两制”故事。   6月22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与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共同出席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典礼。该馆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文化建设的重大项目。5年前,在习近平主席的见证下,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与故宫博物院签署了《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议》,成为香港与内地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传承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实践。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展由7个主题展览组成,展出历史、建筑、陶瓷、书画等多个领域的故宫珍藏。此外,文化和旅游部还组派故宫专家、学者赴港,举办一系列面向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讲座、沙龙等活动。   6月24日,“笔墨丹青绘湾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美术作品展”在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展出的116件作品题材丰富、立意高远,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画等多种形式。该展将持续至7月2日,随后还将赴香港、澳门、深圳等地巡展。   文化和旅游部还将联合香港中联办教育科技部、宣文部,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等举办“第一届全港青少年中国文化和旅游知识竞赛”;指导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开展“中国文化和旅游IP授权系列活动”;联合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等共同举办“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通过丰富的活动和生动的形式,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强劲脉搏,增进香港同胞的文化自信和爱国精神,勉励大家凝心聚力、携手前行。   由香港特区政府及各机构、团体组织开展的文旅庆祝活动同样异彩纷呈。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从5月开始至年底举办众多庆回归文化艺术活动,包括“敦煌——千载情缘的故事”等大型展览以及粤剧、芭蕾舞剧等文艺节目。香港旅游发展局也将为游客和市民呈献大型多媒体汇演“幻彩咏香江”特别版,举办“香港鸡尾酒节”“香港美酒佳肴巡礼”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将推出香港弦乐团获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一代香港情,弦系中国情》音乐会,还将举行文艺晚会、摄影展等13个大型活动。香港岛妇女联会、全港同乡社团等也组织策划了一系列庆祝回归主题的文旅活动,相关活动遍布全港十八区。   内地与香港文化和   旅游交流繁荣有序   “十三五”时期,经文化和旅游系统审批的内地与香港文化交流项目达5011项,内地与香港双向旅游人数近5.2亿人次。内地与香港文化交流呈现出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格局,旅游领域也成为对香港开放程度最高的服务贸易领域之一。   在机制建设方面,内地与香港文化和旅游交流机制日趋成熟稳健。首先,文化和旅游部与香港特区政府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通过人员互访、定期会商,加强对话、整合资源,确保交流合作稳步推进。《内地与香港特区深化更紧密文化关系安排协议书》《关于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旅游合作协议》先后签署,全面推进了内地与香港在文化艺术、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国际文化交流、区域旅游合作等领域的合作。其次,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合作机制,包括出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建立《规划》推进实施工作机制和日常工作联络机制等。此外,内地与香港旅游市场监管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定期开展监管合作事务磋商,共享综合监管信息,推进执法协作;积极支持香港成立旅游业监管局,加强联合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和强迫消费力度,共同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   业界交流方面则更加繁荣有序,主要体现在专业合作不断深化、平台打造提质增效、产业合作环境持续优化等方面,而在这些交流合作深入有效开展的同时,香港同胞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也得以不断增进。   回归以来,内地与香港的文化、旅游机构合作从互派团体参加活动,更多地向联合制作文化内容、携手培养文化和旅游人才、共同开发和推广旅游产品等方向发展。在文博领域,馆际交流不断增多,如故宫博物院与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签订长期合作计划,定期在港举办展览,开展业务交流和培训。国家艺术基金积极探索新模式,支持香港文化艺术人才参与基金支持的艺术人才培养计划。内地与香港艺术机构还共同制作了一批广受赞誉的优秀作品。粤港两地签订《粤港旅游合作协议》,加强联合宣传推广力度,共同开发“一程多站”旅游产品,合力打造区域旅游品牌。   经过多年合力打造,“欢乐春节”“根与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等活动已成为内地与香港交流的重要品牌。自2005年开始举办的“艺海流金——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界交流活动”,更通过对祖国各地的深入探访和业界之间的深入交流,推动内地与香港文化和旅游合作向纵深发展。2011年以来,豫港、川港澳、宁港澳等旅游交流合作活动和“美丽中国·心睇验”等旅游推广活动的举办,也为内地与香港旅游合作搭建了平台。   文化和旅游部门积极落实《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其补充协议中涉及文旅领域的相关政策,不断优化内地与香港文化和旅游产业合作环境。此外,文化和旅游部通过支持香港方面举办香港国际授权展、国际旅游展,积极参与中国国际旅交会、深圳文博会、北京文博会、杭州文博会、义乌文交会等重要展会,助推内地与香港文化和旅游企业携手走向世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青少年培育方面取得了务实、有效的成果,交流数量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内地28个省(区、市)的文化和旅游部门成为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联盟成员单位,与15家港澳游学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文化和旅游部打造的“港澳青少年知行计划”,通过邀请香港青年文化艺术人才来内地参与采风创作、文化惠民活动,组织香港青少年深入内地民族地区开展民俗文化田野考察,到国家级文博机构、旅游机构和文化企业实习,组派内地优秀艺术家和团体进香港校园开展中华文化普及等方式,帮助香港青少年群体正确认识和理解祖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书写更美文旅篇章   “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行稳致远,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已经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香港通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在文化和旅游领域获得更多发展机遇,也在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文化和旅游部近年来以“十四五”规划为遵循,从多方入手,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国家艺术基金自2021年起全面对港澳开放一般项目申报,9个香港项目首次获得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支持香港参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体系,12个香港非遗项目、3位香港非遗传承人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及传承人名单。支持香港举办“亚洲文化合作论坛”“香港艺术节”“中国戏曲节”等重要文化活动,建设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M+博物馆等重要文化设施。   发挥香港在国家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中的作用。如邀请香港团体来内地参加“中国艺术节”等国家级文化活动,赴海外参加“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和旅游年以及海外文旅机构平台举办的活动等。“港澳文化内容内地及海外交流计划”自2017年启动至今,已支持30多个香港艺术团体和艺术家来内地和赴海外开展演出、展览等。   支持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包括支持香港加入“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工作框架下的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等机制;将香港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旅游合作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风情游”旅游线,支持香港旅游部门加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等。   二十五载春华秋实,今天的香港,正处于由治及兴的关键阶段,站在“爱国者治港”的新的历史起点之上。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新一届特区政府的团结带领下,香港的文化和旅游发展必将迈上新的台阶,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必将谱写更美新篇章,香港必将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贡献更多力量,开创更美好的明天。 “文旅庆回归 同心向未来”

推动文旅消费复兴的五个着力点

  近年来,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带动效应不断增强,文旅消费是促进消费繁荣的重要动力。在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的新阶段,我国各地文旅消费逐步呈现复苏的态势。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旅消费的新需求,充分激发文旅消费带动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各地文旅消费复兴要重点在五个方面着力。   一、大力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不仅是文旅的融合,更重要的是文旅融合所形成的合力与相关消费业态的紧密融合,文旅消费已经从景区景点拓展到了生活消费的诸多场景,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诸多潮流艺术展、网红书店、小剧场等进入全国主要城市各大商圈,一些商业综合体俨然化身为文化艺术殿堂;各种特色美食、非遗项目、街头艺术表演等在夜间文旅消费街区汇聚,使烟火气重新回到城市生活之中,以上现象都反映出文旅消费已经深度融入生活场景之中。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要促进文化、旅游与生活消费紧密融合,积极打造富含空间品质、文化品质和美学品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要的文旅消费新场景。   二、加快上新文旅消费新业态   随着消费升级、技术进步、体验需求深化,文旅消费新业态不断推陈出新,往往成为促进消费的新热点和新增长点。文旅消费的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体验方式不断朝沉浸式、交互式和参与式方向转型,传统的“看”景区演化为“玩”景区,并且进一步深化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数字孪生“元宇宙”景区。武汉“知音号”、成都安仁古镇“今时今日安仁”等行浸式旅游演艺项目打破舞台界限,观众作为角色通过移步换景进入剧情场景,极大地深化了观剧体验;江西葛仙村“剧本杀+古镇”、深圳大田世居“剧本杀+围屋”等角色扮演参与式景区尤其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开封古城积极谋划打造宋都古城“元宇宙”等,都代表了文旅沉浸体验的新趋势,是今后一段时期文旅消费的新热点。   三、积极培育文旅国潮消费新风尚   “国潮”复兴是一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转化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风潮,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对文旅融合的深化有重要意义。在文旅消费领域,许多文旅项目的设计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审美元素、文化元素和故事情节,涌现出了一大批带有浓郁国潮风的文化品牌,长沙的原创国潮茶饮品牌“茶颜悦色”进入主要街区、商圈、景区和交通站点,西安“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重现大唐盛世文化生活体验,“汉服游园”成为很多景区景点靓丽的传统文化风景线。促进文旅国潮消费,关键要在内容创作上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文化精髓和审美内涵,同时加以创新转化,河南卫视2021年推出的《唐宫夜宴》《洛神水赋》、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等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四、灵活运用数字文旅新科技   数字科技的迅猛发展,催生出一大批数字文旅的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和新场景,为文旅融合注入了新活力,形成了虚拟旅游、数字沉浸体验、数字展览、数字讲解、数字文博、数字藏品、虚拟数字人、景区街区元宇宙等诸多新型融合业态。灵活综合运用数字文旅新科技,将文化内容、文化符号及其场景进行数字化重现,实现数字内容的虚拟仿真化、感官体验化、虚实交互化,可以极大地丰富拓展文化旅游体验的边界、方式和深度,形成数字文旅新业态和新消费方式,是推动文旅消费复兴的重要举措。   五、探索形成文旅消费促进新机制   应从促进文旅消费的需求侧出发,创新文旅消费促进的政策机制和平台机制。政策机制方面,要综合运用促进消费政策的“组合拳”,通过文旅消费券、票价减免补贴、弹性假期、活动促销等方式激发文旅消费需求,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充分发挥文旅消费示范试点城市的示范效应,推出一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等文旅消费的空间载体。平台机制方面,要进一步建好用好各地“一部手机游”等数字文旅平台,优化用户体验,进一步发挥美团、携程、淘宝、小红书、抖音等综合性数字消费平台的整合作用,打通文化和旅游的行业边界、管理边界和市场边界,形成泛文旅产业消费链闭环,充分发挥平台效应,通过激发消费需求推动文旅消费复兴。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于场景理论的城市创意街区空间生产机制与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王风 Keyword: 山东梆子

日元符号“円”怎么读?

“円”字念yuán。 相关组词: 1、円族[yuán zú]  円本意是“货币”钱的意思。 2、円人[yuán rén]  日元的货币单位;代表网购一族。 同音字:元 円,同“圆”。也是日本的货币单位–日元,是日本的官方货币,于1871年制定。当年明治政府将一日元的币值订定为与纯金1500毫克等值,并设有次一级的币值单位钱。 1、读音:yuán(粤语地区读“man”是“文”的发音,“圆”字粤语读"yun") 2、释义:古同“圆”。 3、部首:冂 部外笔画:2 总笔画:4 4、五笔86:MHGD 五笔98:MHGD仓颉:BLM 5、笔顺编号:2521四角号码:7722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186 6、附注:表示日圆和中国人民币符号都是“¥”,发音也非常相似。(我们日常见到的“¥”是“¥”的半角符号,类似于全角句号“。”和半角句号“.”的关系。在不同的字体中的样式也可能有细微不同。)。国际标准化组织为日圆取的ISO 4217标准代号为JPY。 严海赴日 加微信,查看最新赴日工作信息 “日元符号“円”怎么读?”